PROJECT
党史学习教育简报
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十二期
注重追寻红色记忆,弘扬党员正能量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集团党委在认真做好常态化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和整理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作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爱场如家,爱滩如命”的新滩盐场退休职工党员唐以善,咸土地上的“明珠”原灌东盐场淮河工区西四圩生产组长范永祥等人生动感人事迹作为集团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原汁原味的红色内容。从这些身边人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榜样的力量。
“爱场如家 爱滩如命”的新滩盐场退休职工唐以善。1931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潮河四队。1943年,在淮北济南场(灌东盐场)晒盐,至此,他与盐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后,他随父母迁居到新滩盐场继续晒盐。
由于他工作积极,吃苦耐劳,26岁时(1956年)被评为场工会积极分子,场先进生产者,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自从他当上领滩手后,他把全部的心血倾注于水卤滩,以滩为家,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被人们誉为“老黄牛”、“坐滩虎”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摸索出将多头走水改为平赶走水方法,有效提高了滩地制卤能力,平赶走水方法作为经验在全场予以推广,并被盐场人承袭沿用至今。1975年他所在的班组成为新滩盐场第一个产量超千吨的单元。
此后,他年年被评为场、局先进生产者,1978年2月出席连云港市工业学大庆代表大会,被连云港市革命委员会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出席连云港市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2月当选滨海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被评为省盐业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并于同年退休。
咸土地上的“明珠”--原灌东盐场淮河工区西四圩生产组长范永祥。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被人们称之为“盐场铁人”。先后被江苏省盐业公司、灌东盐场7次记功,14次被连云港市、省公司、银宝公司、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银宝功臣”、“先进生产(工作)者”、“富民兴东功臣”等誉称号。2000年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1999年范永祥在全场率先实行了盐田“四项创新”工程,建起了土塘全封闭和卤台防渗工程,以提高抗灾能力,采用了振动压实新工艺,减少了地漏损失。2001年春季,由于受2000年“8·30”灾害的影响,卤水基础较为薄弱,塑池内的卤水虽能保证塑布收放,但卤水比值较低。为保证原盐质量,维护淮盐声誉,他又打起了原基里小盐的主意,他利用工余时间带领工人将糜基里的小盐刨出来,推到制卤格子、卤台里化卤,又将中级卤打到原基内泡卤,这一举措大大缩短了成周期。在其它滩难制饱和卤水之际,他却已经提制了几轮揭和卤水。2002年,他自费从外地购进一台潜水泵专门用于高级区卤水的调整,减少了卤水在沟道里的留置和渗漏,并缩短了调卤时间,减少了污染,对提高产量质量都极为有利。
党课开讲
6月,集团党委委员陈鸣永以“四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给港城党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党课。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对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影响出发,深刻启发新时代党员在“四史”的学习教育中,要汲取信仰之力,把稳思想之舵,坚守我们党的初心,肩负党的使命担当。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引领,向典型看齐。
历史回眸
1958年4月,八场党总支改名灌东盐场党总支,同时增设制卤工区支部,时有12个支部;九场党总支改名淮河盐场党总支,同时增设玉通工区(后改新建工区)支部,时有6个支部。
1958年2月6日,滨海县人民委员会撤销“淮北十场党总支”,成立中共滨海县制盐场委员会。
上一篇: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十一期
下一篇: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十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