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部门动态

巍巍海堤映初心

发布时间:2023-12-18作者:办公室 海兴新滩盐场浏览人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市考察新四军纪念馆,在第五展厅内高196厘米、宽61厘米的《宋公纪功碑》前驻足良久,并仔细阅读上面的碑文。

  “筑成长堤……动用现币粮食五十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元有奇,核与历次修筑之经费,撙节盖多多也。”这段记载在《宋公纪功碑》上的碑文,镌刻着新四军听党指挥、报国为民的浓浓情怀。

1.png

  宋公纪功碑(现珍藏于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宋公堤,是矗立在盐阜革命老区的一座红色丰碑。

  历史上盐阜地区海啸频繁,仅1939年8月滨海境内发生的特大海啸就造成1万多人死亡。1941年,中共华中局领导下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不久,就下决心为当地群众修建海防大堤。首任县长宋乃德在华中局和新四军的全力支持下,克服缺钱缺粮缺水、敌人破坏等重重困难,率领地方民众用84天时间建成长达近45公里的坚固长堤,修堤费用以盐税为抵押发行公债,所需费用全由政府承担,不占群众一分一厘。

2.png

  1941年5月,阜宁县县长宋乃德发动军民为防海患修建拦海大坝。

  1941年5月15日,筑堤工程在黄海边拉开帷幕,民工如潮,前呼后拥,运输牛车,络绎不绝,运输工人由开始的千余人,迅速增加到近万人,那壮观的场景,已成为盐阜人民的集体记忆。

  海堤筑成后,当地民众以“范公堤”的命名方法,命名宋乃德主持修建的海堤为“宋公堤”。当地士绅杨芷江牵头筹资,派员到外地采购石料并撰文,书法家何冰生书写,顾汝累篆额、汪周刻石,做成“宋公纪功碑”。

3.png

  宋公纪功碑碑文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民谣道民心。“宋公堤”筑起的是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坚不可摧的血肉联系。

4.png

  新四军在新滩盐场铺滩晒盐

  宋公堤筑成后,堤外广袤的滩涂便成了铺滩晒盐的最佳场所,为解决根据地的军需民用,新四军和民主政府在场区拓建晒盐池滩,名曰“新滩”,是为与敌占区盐滩相异而名,亦有新生之意。新滩盐场自建滩以来,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从未涉足,是淮北盐场唯一的红色根据地。因此人们称新滩为“淮北盐场的小延安”,并以此为依托多次向敌战区盐场开展武装斗争和游击战。盐区盐款、盐税收入亦成为“华中边币”价值的重要保证,是盐阜抗日政府的重要财源,被誉“华中金库”,有力的支援了华中战场的抗战和解放。

5.png

  近年来,海兴集团在新滩盐场这片红色热土,用好“宋公堤”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教材,持续写好红色文化宣传文章。集各方力量对宋公堤红色旧址进行修缮,在宋公堤红色文化纪念馆,收藏革命文物史料百余件,宋乃德之子宋齐生曾赠予宋乃德《苏北五年》回忆录等珍贵历史资料。依托独特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多次实境教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2021年至今接待近300批约5000人进行培训,承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开展主题活动,并多年来延续“在宋公堤上好海兴新职工红色教育第一课”传统。深度挖掘盐阜沿海地区口耳相传的鲜活革命历史,讲述和传播党史故事、铁军故事,吸引各级单位,宋乃德之子宋齐生、开国将军之女谢海巢等名人后代参观学习。

6.png

  宋公堤纪念馆外景

  宋公堤纪念馆坐落于新滩盐场场部院内,布展面积约200平方米,由“学习宋公温党史 感悟殷殷为民情”“海患政乱民生艰”“红旗十月满天飞”“军民共建宋公堤”“滩涂开创新盐田”“赓续铁军精神 筑梦园区未来”6个展区、18个展柜组成,用可触、可听、可见的史料重温革命战争年代,历经“皖南事变”的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以宋乃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守听党指挥、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克服缺钱缺粮及自然条件恶劣、技术落后、敌人肆意破坏等重重困难,带领盐阜区上万民众修建捍海长堤,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红色故事,宋公堤建成后新四军带领新滩盐民开创新盐田以及海兴集团赓续铁军精神,逐梦未来的历程。

7.png

  宋公堤纪念馆

  宋公堤纪念馆不断强化本土红色文化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土地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活动事迹史料,激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积极发挥红色阵地优势,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发展共识、汲取奋进力量,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