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集团要闻

立足基础管理提升 服务产业转型突破

发布时间:2024-03-06作者:投资发展部 浏览人数:

  近日,集团按照“基础管理提升年”“产业转型突破年”工作部署,分解落实“1236”工作思路,通过“4+4”工作路径,积极推进基础管理“四大提升”、产业突破“四大举措”。

  基础管理四大提升

  提升政策研究力度。深入研究国家、省关于国企改革、海洋经济等政策,尤其是全市“5+2”产业发展布局以及“23条”产业链有关政策,结合黄海新区区位特点、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现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协助开展产业合作、手续办理、项目落地,为集团产业板块投资决策提供政策和项目支撑。

  提升考核管理力度。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围绕“重点指标”,对二三级单位开展“营业收入、净利润、税收”重点考核,分析研判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或意见。加强跟踪督促,建立人员选派机制,压实各板块控参股企业人员派驻及管理工作主体责任。

  提升投资管理力度。在实施《投资管理制度》《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对现有投资项目进行梳理,紧抓时间节点,围绕经济效益,研究制订《参股管理暂行办法》《控参股企业选派管理人员管理办法》,强化制度宣贯、执行和问责,压实各板块控参股企业人员派驻及管理工作主体责任,消除“控股不控权,参股不参与”的现象,注重财务管控、投资回报、降本增效、风险防范,及时掌握控参股企业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为集团高质量、高效益、防风险开展投资决策和管理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提升资产盘活力度。持续深化“两资两非”清理,督促有关单位,对债权债务进行科学梳理,对外借款要详细制定清收计划和目标任务,加快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资产存续状态,增加有效增收途径,持续做大做优集团资产规模。

  产业转型四大举措

  积极推进功能转型。根据集团主责主业,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展形象”的战略规划,突出效益导向,推进功能型向商业型、竞争型国企经营模式转型,持续深化“对标一流价值创造”行动,不断提升国企经营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集团从功能类企业向商业类企业发展。

  深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内部资源、资金、人力、管理和资质等方面优势互补,增强集聚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引导有关单位提升对存量资产和控(参)股企业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督促推进债权债务清收、存量资产盘活工作。系统盘点各产业板块家底。切实开展投资后评价,防范投资风险,适时启动股份分红。重点聚焦及时清理低效无效参股,集聚力量做大做强优质资产。

  加快实施优质项目。立足资源特色,紧抓机遇窗口,用足用好沿海风光资源,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相关项目的合作洽谈、手续办理、后续跟进服务等,排出任务表、横道图,协助办理并督导实施。围绕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优特钢、风电装备等产业链条,加大投资布局,培植新的增长点,促进优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持续深化产业合作。根据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状,突出效益引领,深化“国字号”“央字头”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着力推动集团在向商业类企业转变,同时积极梳理区域资源,2024年黄海新区计划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4个(滨海片区42个、响水片区22个),涉及海兴的有滨海片区的10个,投资领域主要涉及新能源、修造船、成品油、LNG、燃气管网、公共管廊、文旅项目、供水及污水处理,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和项目跟进服务,协助有关股权主体单位、项目实施单位,配合园区开展重大项目招商、项目签约,积极开展前期研究、手续办理和服务项目落地。